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动态

我省实施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
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发布日期:2021-12-27 11:21 浏览次数: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近日,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3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产业〔2019〕1762号),进一步推动江苏两业融合发展,省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实施方案》,作为“十四五”期间我省两业融合工作的指导。

起步较早 成效初显

江苏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方面起步较早。2019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十次会议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精神,省发展改革委就组织开展了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根据各地申报确定了123家龙头骨干企业、21家产业集群和15家集聚区域作为首批省级试点单位,支持跨业联动,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有效机制和政策举措,并取得了较好示范带动成效。同时,江苏近两年来还争取到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和企业建设任务,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江淮教授表示,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包含很多生产性服务。先进制造业企业通常在利用自身拥有的相关生产性服务能力时,会遇到自身拥有的相关生产性服务能力不足或相对富余的问题。现代服务业企业更有可能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成本较低、质量较高、创新较多的生产性服务。有些专用性特别强的生产性服务,可能还需要先进制造业企业自身加大投入及培养相应的人才及相关的要素等,这也是两业融合的内容。

《实施方案》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两业融合发展最佳实践和标杆引领典型,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制造强省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未来五年,江苏将按照“双向融合、特色发展、创新驱动、标杆引领”的原则,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两业融合发展试点,积极促进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产业链纵向协同、价值链高端攀升、创新链精准赋能,加快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培育形成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区域标杆引领典型,推动两业融合成为我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2025年,我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创新活跃、效益显著、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优势产业链条、标杆企业、新型产业集群和融合示范载体,打造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100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打造标杆 优化生态

《实施方案》明确了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的重点任务。

首先是继续实施两业融合试点。重点围绕和依托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部分服务业制造化领域,组织实施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支持跨业联动,鼓励先行先试,探索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有效机制和政策举措,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重点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平台型企业等各类融合主体,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探索创新,以两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是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将制造业价值链由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融资租赁、总集成总承包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发挥数据驱动、网络运作、变革重组等方面优势,发展高端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工业互联网服务,不断渗透融入制造环节,加快制造服务业智能化、产品化、定制化发展,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江苏智造转变。支持跨界协作,推动共享制造和建立产业联盟。

再次是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促进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制造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服务环节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还提出提升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和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强化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业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技术变革和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服务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还把市场主体培育和载体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加快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企业和示范载体建设。要求以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智能工厂和领军骨干企业等为重点,加快延伸、拓展、提升产业链条,引领带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协同效能提升,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形成一批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企业。依托城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开发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建设两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产业链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充分涌流、服务功能精准对接,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显著的两业深度融合示范园区及特色集聚区。

最后是优化两业融合发展生态体系,创新制度供给。《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消除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不合理障碍,强化资金、用地、人才、资源等要素及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等保障。加强两业融合质量标准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完善两业融合标准化服务市场,优化质量监管模式,健全质量信用评价机制。

科学管理 精准施策

《实施方案》对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的组织实施做了明确规定。工作机制上,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实施,在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基础上,开展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培育、评选和管理工作,制定下发评选指南,对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监测与绩效管理。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落实《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制定具体推进措施,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工作,积极培育建设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评审程序上,省发展改革委分批次制定指标计划,定期组织评审确定。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根据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的融合发展实绩及前期培育情况、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组织初步遴选,择优推荐试点单位申报江苏省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工程。省发展改革委采取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查看、信用核查、社会公示等步骤程序,择优遴选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并正式授牌。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表示,从产业政策方面讲,一方面,各地应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研发的激励,激发企业创新研发的自身能力和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改善现代服务业营商环境,发挥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独特优势,加大培育和吸引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以促进两业融合发展。

《实施方案》清晰地提出了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区域和企业的基本条件。区域包括县(市、区)和开发园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工业集中区等,已列入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名单,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突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5%以上,区域GDP或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两业融合试点成效显著,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两业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具有典型示范引领效应。而企业需已列入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名单,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或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5名,两业融合试点成效显著,培育形成鲜明产业融合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影响力大等优势和特点。

与“十四五”期间我省现代服务业“331”工程的其他两项工程一样,省发展改革委对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实施动态管理:对具有新业态新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标杆引领典型予以表彰;对评价排名靠后,不能按时落实整改要求、不满足标准的予以摘牌。结合《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适时调整支持措施和方向。《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级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标杆引领典型培育建设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确保标杆引领典型工程落到实处。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做好宣传和推广,切实发挥标杆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来源:新华日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