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4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04 10:07 浏览次数:

苏知提案〔2023〕12号

 

陈爱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江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情况

我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把“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各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助力产业基础性研发创新。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22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支出166.14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同期总研发经费支出的4.5%。省自然科学基金从每年1.5亿元增长到5亿元。省科技厅每年安排10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100多项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2016年以来共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3万项,获得经费支持140多亿元。发挥财政资金牵引作用,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出资参与基础研究,省科技厅对高新园区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投入奖补试点,2022年首次安排专项省级财政资金7000万元,初步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资金投入体系。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力量。省科技厅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实施,2021年全省科技税收减免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累计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45家(其中国家29家)、院士工作站156家、企业重点实验室83家(其中国家级14家),全省科技创新平台80%建在企业。省知识产权局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推动3万家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支持949家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引导1228家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72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活力,提升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度。省知识产权局连续9年实施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累计投入3亿元,支持组建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15家,覆盖46条重点产业链,累计产出发明专利申请10000余件、PCT专利申请 1100余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800亿元。引导恒立液压等30家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计划,打造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江苏品牌。省科技厅强化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目标管理,2022年结题的基础研究项目共申请专利3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300多项,软件著作权280多项。我省专利密集型产业授权发明专利约占全省总量的22%,部分制造业集群专利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高端纺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群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第一。

 (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支持4个城市、25家高校院所、10家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8个运营服务平台,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推动专利成果走上“生产线”。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先进碳材料等近50个技术领域建立产业专利数据库,发布专利导航报告,为产业发展指引方向,惠及企业1000余家。推动组建物联网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8家,运用专利池、专利标准化、知识产权运营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省知识产权局连续多年对省科技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省委组织部“双创人才”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出具风险提醒建议,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隐患。

(五)开展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推动产业发展壮大。省知识产权局在省统计局支持下,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制度,每年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据统计,我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例,2021年我省专利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435.32万,占全省就业人口的8.95%,产业增加值19165.68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省GDP的16.47%,较2020年提升0.85个百分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目前我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还存在核心专利不足、研发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您提出完善产业体系、优化投入结构和强度、开展统计调查等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发挥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资源集成和政策联动,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支持组建产学研服相结合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深化“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建立校企协同创新、良性互动、共推发展的运行机制。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大成果收储和运营力度,开展专利拍卖会等技术对接活动,推动创新成果实现价值。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提供供需对接、金融投资等服务。促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展,鼓励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收储和运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一是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省科技厅牵头落实《江苏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21-2035年)》,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前瞻性、变革性基础科学领域,完善分类资助和持续支持机制,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前沿引领技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原创研究,激励更多科技人员勇闯科研“无人区”。二是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继续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作用,探索与龙头企业共同支持重大基础研究机制,加快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地加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为原创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加强科技项目引导。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对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四是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构建与基础研究规律相符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组织模式、激励分配政策,充分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在研究选题、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决策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一是夯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础。持续引导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为重点,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创新管理全过程,提升创新效能。二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整体经营发展战略,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高知名度商标,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快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三是营造良好知识产权氛围。加快构建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龙头、13个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覆盖、N个快速维权中心协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企业提供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升级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张网、一站式、一扇门”。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统计和预警机制。一是完善产业统计监测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持续开展统计分析和跟踪监测,有效引导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完善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推广《专利导航工作指南》国家标准,推动建立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机制,为产业规划、企业创新提供指引。推进国家和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指导各基地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创新主体提供导航分析、人才培训、成果应用等精准服务,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三是防范产业知识产权风险。更大力度落实《江苏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推动发改、工信、科技等主管部门在项目立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中开展知识产权评议,有效防范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6月29日

 

 

联 系 人:安文龙

联系电话:025-83236249 18112991345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