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知识产权工作主要进展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有力。
一是切实抓好“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和“第一要件”办理。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实施台账管理,形成工作闭环,确保件件落实、项项见效。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部署,制定任务清单,抓好改革推进。积极落实新增知识产权领域中央财政事权,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三是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多项指标提前完成,部分指标好于预期,为今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强对地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四是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支持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因地制宜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新批复一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遴选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支点。
(二)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持续加强。
一是扎实推进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配合司法部全力推进《商标法》新一轮修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修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制修订《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法》等部门规章。深入宣传贯彻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实现受理、审查、认定、标识、监管“五统一”。二是有序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起草形成国家层面数据知识产权基础制度文件,深入开展地方试点,上海、浙江等17个地方出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颁发证书超过2.2万份,并在司法裁判、资产入表等场景中得到成功应用。三是持续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建设。吉林、湖北、广西等地颁布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河南出台专利促进和保护条例。
(三)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一是审查周期持续压减。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15.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均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审查质量稳步提升。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商标审查、异议、评审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7%以上。实用新型明显不具备创造性和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落地实施。三是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34.9万件,同比增长15.7%。四是申请质量源头治理持续加强。制定专利、商标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突出质量导向。深化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行业环境持续向好。
(四)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
一是全面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发挥部际间推进机制作用,协调各部门出台50余项支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会同教育部等7部门指导完成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形成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与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做好匹配推送。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出台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系列举措。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7.6万次,同比增长39.1%。2023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04%,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1—11月全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564.1亿元,同比增长6.6%。二是持续健全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机制。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建设,支持多地举办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开放许可专利超过1.5万件。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等5部门实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声明专利25.6万件。江苏指导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湖南建立重大科技创新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江西推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三是加快商标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计划,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的品牌价值达1.7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培育壮大地理标志产业,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会同中央宣传部等8部门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整合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考核事项。启动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到124家。全系统指导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达到2230家,全年受理调解案件近14万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2.36分,再创新高。二是加大行政保护力度。启动市县专利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全系统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2万件。制定出台《商标行政执法证据规定》和《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商标执法更加规范。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高标准建设1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三是强化协同保护。会同司法部印发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意见,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会同商务部加强技术出口中专利对外转让行为管理,联合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通报表扬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四是持续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能力。新增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33家,总数达到80家,累计指导纠纷应对2393起。北京、天津、河北协同打击各类跨区域侵权违法行为,黑龙江加强亚冬会知识产权保护,安徽出台《直播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南》,新疆实现地市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全覆盖,山东成功化解多起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福建、宁夏建立闽宁知识产权对口交流协作机制。
(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不断优化。
一是扎实做好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完成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相关任务。二是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在34个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修订《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全年提供服务超145万次,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增至367个,办理业务更加便捷。三是促进知识产权数据开放共享。发布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名录和分级分类标准,数据开放种类扩大至60种,建设28个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大力支持自主可控国产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建成151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依托全球专利信息资源服务国内创新发展。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建设,汇聚400余项基础数据,有效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功能。山西建立“知识产权惠企直通车”,重庆启动“知识产权在线”政务服务数字化,海南实现知识产权“全口径”综合服务。
(七)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拓展。
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中阿(联酋)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签署,李强总理见证中新(西兰)、中意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签署,中法、中澳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纳入领导人外事成果,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三国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高规格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丁薛祥副总理出席并发表讲话,会议达成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二是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功缔结《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与《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建设性作用,受到各方高度评价。举办我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周年纪念活动。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1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提升了24位,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各国之首。三是深化知识产权多双边合作。成功举办中欧、中美、中英、中法、中日韩等局长会议,与有关方面签署39份新的合作协议。深度参与中美欧日韩、中国—东盟、中非等机制性合作。推动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升级扩容。持续做好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产品清单生效准备。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网络覆盖84个国家。四是支持地方开展知识产权对外交流。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浙江举办首次驻华知识产权官员地方行活动,支持广东、海南、陕西、四川等地开展高水平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
(八)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大力促进高端人才培养。支持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高地。联合司法部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成立第五届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举办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指导多个省份印发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审标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超过90万人。二是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学历教育。联合教育部启动知识产权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推动27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共建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三是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创新举办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高质量举行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河南、陕西分别举办知识产权助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新闻发布地方行活动,新闻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显效果。
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接受中央常规巡视,对巡视指出问题认真整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和驻市场监管总局纪检监察组贴近监督、跟进指导,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各地方局也给予了有力支持。
一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党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知识产权工作汇报,研究出台知识产权政策文件,加强宏观统筹,加大投入力度,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二、全力做好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
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制度规则、文化环境、人才队伍,更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品质服务和高水平国际合作,更好支撑保障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着力抓好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持续抓好“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和“第一要件”办理,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快推动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扎实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切实解决知识产权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二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持续抓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发挥好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印发年度推进计划,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确保高质量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第一阶段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要以“一省一策”为抓手,深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加大对东北和西部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三是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要在坚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前提下,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提出“十五五”期间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任务、战略举措,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各地要因地制宜抓好纲要和规划的实施,做好地方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的编制。
(二)着力完善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立法修法。加快推进《商标法》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修改,深入研究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举办《专利法》实施40周年纪念活动。二是积极完善部门规章。开展《专利审查指南》常态化修改,完善诚实信用原则适用情形,健全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三是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推动建设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促进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着力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一是大力提升专利申请质量。推动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完善知识产权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体系,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可控。二是持续提升审查质量效率。严格依法审查,严把授权关口。优化资源配置,满足重点领域审查需求。稳步推进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审查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审查工作智能化水平。深化商标审签机制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上线新一代商标审查系统。
(四)着力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一是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继续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总结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深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推动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减少职务发明专利转化的“后顾之忧”。深入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充分发挥“一对多”许可优势,提高转化效率,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二是推动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一体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重点领域专利池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制定出台标准必要专利政策协同工作指引,打造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样板,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用。三是积极稳妥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深化部门协同,在重点地区探索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和保险等工作,更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四是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深入推进“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强化专利密集型产品与商标品牌培育的协同,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深化地理标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促进打造高品质地理标志产品。
(五)着力加强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
一是推动建立高效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健全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新设立一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研究制定技术出口中专利权对外转让审查指引,切实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建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制定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政策文件,研究出台加强知识产权纠纷仲裁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案指南,制定技术调查官发展实施意见。三是深化地理标志管理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加强地理标志审查能力建设,促进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和商标保护协调发展。高标准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六)着力打造知识产权高品质服务。
一是积极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二是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建立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和分析利用。研究制定《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指南》。上线运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高标准建设自主可控知识产权数据库,探索推进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加快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业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作帮扶机制,促进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七)着力深化知识产权高水平国际合作。
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参与做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各领域磋商,推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二是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走深走实。落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成果,持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合作,有力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办好2025年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推动完善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支持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亚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三是持续完善对外合作布局。办好2025年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局长系列会议,共同举办中欧两局合作4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产品清单生效。支持地方开展高水平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
(八)着力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推进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做好共建知识产权学院和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大力培养涉外专利律师等国际化人才。二是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力度。创新办好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做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十四五”发展成就宣传,打造知识产权系统新闻发布厅,建设知识产权国际传播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进一步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三是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作用,强化知识产权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
(九)着力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压紧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持续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体推进“三不腐”。四是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尽好“应尽之责”,减掉“应减之负”,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发展、抓落实。
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干字当头、奋发进取,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