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这年头,融资一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相比之下,知识产权玩起融资也算是新鲜事了。那么问题来了,知识产权也可以进行融资了吗?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由国务院于2016年12月30日发布,是我国从2016年到2020年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发展计划,同时指出了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各项目标:
其实,知产形式的融资方式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相比其他融资形式有所不同,知产融资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这种融资方式更加适用于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中小型企业。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知识产权融资一词?因为相关法规不完善、知产价值评估难、风险大等原因,知识产权融资的发展和普及速度一直很缓慢。但上图显示了5年时间内知识产权融资金额的增长情况,五年急速增长1050个亿,这样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该融资方式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在2016年就已经有所体现:全国设立26个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受理改革试点单位,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流程,加快了进度。其中,去年7月初设立的沈阳商标质权登记处,仅5个月的时间,就帮周边企业融资9000万元。
知识产权融资的美好前景显而易见,对于这种融资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的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它的特殊性体现在质押物,也就是知识产权上。质押物的价值会直接影响融资的金额,而知识产权因为具有无形性,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知识产权融资方式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和其他类型的资产评估一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一样需要遵守真实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按照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的法定程序进行(评估的结果不仅可以用于融资贷款,还可以帮助企业整合自身资源、提升竞争力、做好发展规划等,所以评估虽然麻烦,但是好处也是多多)。
在价值评估过程完成之后,就可以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同签订、质押登记等过程。在资料完备、各方对接顺畅的情况下,这一流程可以很快走完。
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以及刚刚起步的公司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掘金知产秉承“创新、专业、省心”的知识产权服务理念,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程围绕用户的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流程,致力于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知识产权服务,为您的公司保驾护航。(来源:搜狐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