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南京市发布2016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时间:2017-04-28】  【作者:杨正宁】  【单位:南京市知识产权局】 

426日下午,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公开发布《2016年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2016年,南京市大力实施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强市意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升。全市专利申请量达6519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556件;专利授权量达2878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697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3458件;PCT专利38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56件,继续位居全省第一。评选市级优秀专利奖42项,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1项。新申请商标注册37658件,全市国内有效注册商标已达136777件;新认定驰名商标5件,全市目前共拥有驰名商标108件;新认定省著名商标78件,再认定省著名商标154件;新培育市品牌基地1家。南京市版权局全年完成一般作品登记11573件,同比增长95.2%,达到每万人13件。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健全。经最高院批复,南京市法院成立“南京知识产权法庭”,跨区域审理发生在南京、镇江、扬州等9个辖区内部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设立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负责审理江北新区相关知识产权案件。南京商标受理窗口在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挂牌。南京江北新区仲裁院揭牌成立,与南京知识产权仲裁院合署。南京市政府启动了国家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申报筹建工作,集司法、行政、仲裁多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强。行政执法方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深入推进,2016年南京市行政执法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998件,案值2.13亿元,打掉制假、售假窝点169个;加强展会与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调处展会专利侵权纠纷、投诉举报35件,处理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相关专利侵权与假冒案件45起;金陵海关全年查获涉嫌侵权线索73起,涉嫌侵权的货物物品5898批次、45万余件、887万余元。司法保护方面,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007件,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894件;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8119人,批捕3785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1154人,提起公诉47113人;全市公安机关共立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48起,捣毁制假窝点287个,缴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48万余件,抓获各类涉假犯罪嫌疑人820名。南京仲裁委员会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7件,涉案标的3700多万元,其中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案件22件,占81.48%;审结18件,其中调解和解11件,占61.11%;平均审理期限60.7天。

四是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有突破。南京江北新区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于2016年底组建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统筹协调新区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工作。116日,江北新区管委会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会商议定书,协同改革推进,打造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先行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创新中心重要基地。

五是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有创新。201611月,以“知识产权与创新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在宁举行。邀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WIPO中国办事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高通、佳能等海内外政府、企业、知识产权官员、专家和学者等嘉宾参会,举行了“知识产权与‘一带一路’”“企业全球化创新”“专利运营的创新发展”及江北新区专场推介会等10余场活动,搭建起知识产权领域深入交流与深化合作的国际平台。

六是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有成效。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2家,累计4家。新增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2家,累计11家,新增市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4家,累计21家。实施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全市共7个区(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园区),24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推进中国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我的麦田”为中国首家“掌上”服务业集聚区。

南京市科委(知识产权局)、文广新局(版权局)、工商局、公安局、法院、金陵海关等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和特邀单位的分管领导、各区知识产权局分管领导以及省市有关新闻媒体记者近100人到会。发布会由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长会主持。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