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时间:2017-04-26】
【作者:刘璐璐】
【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知识产权局】
自2014年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坚持先行先试,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强园、强企建设,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60.04%,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7家,分别占全市总数的24%、23%、30.7%;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增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61件,占全市的27.9%;全区95%以上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0%的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各项科技创新指标攀升至全市首位,海州成为全市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区域之一。今年3月,连云港市海州区以全国第九、苏北第一的得分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这也是连云港市唯一一家进入国家示范的县(区)。
一是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海州区创建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域工作方案(2015—2017)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体系,推进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转变。
二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明显提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职务发明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60%。海州经济开发区创成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4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企业通过省知识产权贯标,55家企业进行贯标备案,2家企业产品分获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推动企业核心发明专利产业化,获批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5个,争取扶持资金1.49亿元,累计新增投资11.12亿元,新增销售收入57.99亿元,新增利税10.17亿元。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陇海步行街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19家企业获批省级“正版正货”承诺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专利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15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8起。建立电商执法制度,2016年查处9起电子商务领域假冒专利案件,有效遏制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
四是知识产权创新举措不断涌现。试点开展专利运营,东浦管桩公司建立《大圣发明网》,存储3000多个专利信息,开展专利咨询、专利查询、专利交易等业务200件次。启动开展专利质押融资,2016年,鹰游立成毛绒公司7项发明专利通过质押,在全市首家获批1500万元贷款。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将专利导航融入该区装备制造产业运行决策过程,培育形成具有我区特色、优势明显、专利集聚、布局合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密集型装备制造业。
下一步,海州区将以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工作为契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综合能力,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