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58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04 10:09 浏览次数:

苏知提案〔2023〕8号

谢剑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央对地方党委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项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在您提出的四点建议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2018年党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后,我局和全省各市、县(市、区)知识产权局职能重构,我局转隶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管理的二级行政局,主管全省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管理和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负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对各市县专利、商标行政执法的业务指导工作。各市、县(市、区)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设立知识产权局,在行政执法方面承担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假冒专利行为和商标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工作。针对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重组、队伍重组、多为新人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设立执法机构。局党组专门研究,提请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在地方机构设置中均应设立知识产权执法内设机构,承担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目前全省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均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均设立知识产权职能科室,承担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同时设立所属执法稽查局或执法大队,承担假冒专利行为和商标违法行为的行政执法工作。二是配备执法人员。针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对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专业技术素养要求高的特点,局党组明确要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党组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关于行政执法人员配备的要求,将具有理工科专业技术背景、熟悉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配备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岗位上来。目前,在省、市层面知识产权执法人员配备已基本达到行政执法人员配备要求,在县(市、区)层面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为不断提升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我局组织力量,编著出版《专利商标行政执法实务》、《专利商标行政执法规程》,为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提供工作业务指导。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三年培训计划,编制培训课程体系,突出执法实务技能培养,加强执法培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通过专家授课、模拟庭审、案例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培训质效,近三年共培训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年度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对各市执法案卷的集中评查,发现问题,指导督促各市及时整改,促进执法办案质量不断提高。在日常执法工作中,通过案件督办、联合执法、执法指导、个案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各市、县(市、区)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本轮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领导支持,推进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力争建立上下对口、职能统一、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体制,进一步充实基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量,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切实担负起知识产权保护使命与职责,将党中央国务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员制度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落实我省《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条例》要求,进一步满足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对专业技术支撑的需求,2022年我局研究制定《江苏省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员管理办法》,在全省推进建立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员制度。经各市推荐,遴选精通专业技术的技术专家381名,建立首批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员,专业技术领域涵盖《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产业目录》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领域。同时建立江苏省知识产权案件技术判定专家库,实现部门共享,省、市、县(市、区)共享,为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司法审判机关查明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下达正确裁决、裁判提供专业支持。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充实技术调查员队伍,加强技术调查员工作监督、评价和动态管理,指导各市、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本地区技术调查员制度,进一步壮大全省技术调查员队伍,为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专业技术支持。

三、加强事前保护建立行政预警机制

为指导和帮助我省各类创新主体、市场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事前保护,有效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近年来,我局积极推进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推进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早在2016年,我局研究制定《江苏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并报请省政府办公厅颁布实施,建立我省政府投资的重大科技经济项目知识产权风险分析评议制度,指导项目承担单位事前开展投资项目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评议,指导项目承担单位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二是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自2013年始,我局会同省财政厅设立知识产权预警分析项目,每年结合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遴选10个左右重点技术领域或我省优势产业技术领域,经申报、评审,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团队专业技术力量强、专利检索分析能力强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作为项目承担主体,开展相应技术领域的国际国内专利状况分析,为我省相关企业技术研发、技术引进、产品出口提出规避相关专利侵权风险的对策建议,并组织我省相应重点企业召开分析报告推介会,向企业推送分析报告,指导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取得明显成效。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也相继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仅2022年我局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围绕生物医药、膜材料等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设立知识产权预警分析项目25个,向相关企业推送预警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三是推进专利导航服务。2019年,我局设立专利导航服务项目,以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开展区域内产业现状、现有各类资源禀赋、拥有自主专利状况、产业专利国际国内发展状况、专利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专利侵权风险等多维度分析,为区域产业发展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优化、招商引资、人才招引、专利风险规避等提供多维度对策建议,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我局结合专利导航服务实施绩效,研究制定《江苏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专利导航服务机构建设,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12家,推荐8家申请国家级基地,促进专利导航分析服务提质增效。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预警研究,拓展预警分析领域,将商标国际国内注册动态纳入研究范围,提升预警分析质效。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方法、流程和规范研究,推进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结果运用机制,提升预警分析结果运用成效,助力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戒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遏制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我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坚决遏制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政执法专项行动。每年结合国务院“双打”专项行动部署,制定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依法打击的高压态势。仅2022年全省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立案处理专利纠纷案件5266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432件、商标违法案件3370件。二是强化立法惩戒措施。2022年,我局针对专利重复侵权行为易发多发的实际情况,报请省人大颁布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地方法规,在《条例》中设立专利重复侵权行为行政处罚制度,规定“专利侵权纠纷经行政裁决、司法判决后,侵权人再次侵犯同一专利权的,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为遏制专利重复侵权行为提供了法规支撑。三是实施信用惩戒。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信用管理制度,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研究制定《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标准(试行)》、《江苏省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信用修复办法》等信用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纳入信用监管,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列入严重失信行为,并及时报送省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实施信用惩戒。

下一步,我局将指导各市、县(市、区)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专利重复侵权惩罚规定,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办案,针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商品,推动强化日常监管,始终保持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研究制定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信用惩戒管理办法,强化知识产权信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信用惩戒,努力营造我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营商环境。

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和关心!

 

 

20236月28日

 

 

联 系 人:杨晶

联系电话:025—83279961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