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知提案〔2023〕10号
李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我省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省知识产权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聚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有效推动全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一)健全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政策体系。先后推动出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江苏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江苏专利奖评奖办法》《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统筹部署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省委、省政府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各设区市、县(市、区)督查事项,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将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力度指标纳入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每年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白皮书、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促进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益运用。连续9年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省级财政投入3亿元,支持组建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15家,覆盖46条重点产业链,累计产出发明专利申请10000余件、PCT专利申请 1100余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0项,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800亿元。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先进碳材料等近50个技术领域实施专利导航,建立产业专利数据库,发布专利导航报告,惠及企业1000余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知识产权为纽带打造物联网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全省联盟总数达28家。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累计支持4个城市、25家高校院所、15家产业园区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8个运营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知识产权百亿融资行动计划”,推广“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模式,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近三年支持1000余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500亿元。
(三)实施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和高水平服务。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专利预审覆盖17个重点产业,服务创新主体2.7万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累计为1万余家企业提供维权支持。部署开展专利商标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保持打击侵权假冒的高压态势,三年来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6万件。上线江苏省知识产权大数据“一件事”集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产业集聚区布局建设243家知识产权工作站,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7000余家,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推动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团队为21家创新主体开展精准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目前我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您提出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地位、抓牢培育要素、构建高水平保护格局、打造更完善服务生态等四个方面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协同联动,形成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合力。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充分发挥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落实省政府刚刚审议通过的《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资源统筹,优化政策措施,形成多部门共同推进强省建设的政策合力。二是加强上下联动。深化局省合作会商和省市县共建机制,推动各地党委和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知识产权发展统计监测,进一步优化我省知识产权监测考核评价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和强省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树立示范样板,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和园区。加大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二)突出重点,推动知识产权强企强链。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持续引导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逐级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加强专利资产管理。鼓励市县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整体经营发展战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企业群体。二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链工程。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广《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支持组建产学研服相结合的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完善导航工作体系,指导国家和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发挥作用,围绕重点产业开展导航分析,指引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健康发展,指导各联盟在组建专利池、专利标准化、促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和维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切实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深化“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团队精准服务创新主体。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企业联合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联合培养、定向培养,为企业输送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工程师的培养力度,强化需求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配强师资队伍,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专业培训,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多措并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一是加强行政保护。每年制定发布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利商标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查处专利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协同保护。落实十二省(市)、长三角地区执法办案协作机制,加强跨区域专利商标执法办案协作。发挥知识产权保护行刑协作办公室作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促进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裁判标准衔接统一。三是完善保护体系。加快构建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龙头、13个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覆盖、N个快速维权中心协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相关企业提供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诉调对接、在线调解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海外主要投资贸易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指引,指导企业海外维权。四是落实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主动与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沟通对接,按照《江苏省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在项目立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中开展知识产权评议,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推广苏州、南京等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经验,指导企业规避和应对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四)育引结合,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生态。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导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有效开展信息服务。升级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张网、一站式、一扇门”。二是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研究制定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指导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吸引海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地江苏。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模式创新,满足创新主体多元化需求,打造知识产权高端服务品牌。三是加强行业监管。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监管“蓝天行动”,加大专利商标代理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建立长三角区域联合监管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引导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月29日
联系人:郑鹏
联系电话:025-83236380 18112991389
抄 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