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推动苏州银行自主开发“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评价模型场景应用数据”模型,并通过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审核,完成首单银行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落地,旨在帮助金融行业加强科创企业的识别、评价、基础额度测评和风险管理,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渠道少、价格高等普遍性问题。
系统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要素,围绕技术创新能力、行业类别、政府资质、资本运作等数据维度,建立科创企业评价模型,其数据分析结果可应用于信贷产品研发、证券化产品资产筛选等业务场景。该系统的实际运用,不仅反映了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现代化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突出了知识产权等科技要素对于判断企业科创属性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依托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管线质押融资、药品专利链接保险、技术与知识产权对外许可(License-Out)收益权融资银团贷款三个全国首创知识产权金融举措落地,创新开发知识产权融资租赁类金融产品“知识租”,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促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价值实现。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4笔,帮助企业融资15.51亿元,数量规模均位列全市第一。
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鼓励区内金融机构运用多维度数字化转型工具,稳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助力园区金融科技生态构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和“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