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95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8 15:21 浏览次数:

黄永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地域品牌建设发展,为江苏经济建设做贡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

2035年)》《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启动了“千企百城” 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对区域品牌培育作出了部署安排。我省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区域品牌培育和保护,有力提升了相关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区域品牌发展环境。省级层面出台《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对区域品牌工作作出系统性部署,提出建立健全商标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培育和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连续十年编制发布《江苏省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对全省商标品牌发展状况进行跟踪研究,为各地商标品牌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商务厅开展“中华老字号”复核、推荐和“江苏老字号”评选工作,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3—2025年)》,首批遴选17个区域品牌开展培育。

(二)加大培育力度,打造区域品牌矩阵。省知识产权局以地理标志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苏地优品”省域公共品牌。率先在全国设立省级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计划项目,累计支持地理标志项目63个,拟支持“南通家纺”“丹阳眼镜”等区域品牌项目6个。遴选“南京云锦”“扬州漆器”“镇江香醋”等44个区域品牌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支持各地探索区域品牌培育路径,初步形成“南通家纺”“盐之有味”“淮味千年”等区域品牌矩阵。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组织拍摄制作“水韵江苏”茉莉花版、故事情节版、休闲度假版等系列旅游宣传片,并亮相央视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铁站,累计曝光量超90亿人次。围绕大江、大河、大湖等文旅资源,设计推出“水韵江苏”10大类20条长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茶文化线路等产品。成功举办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累计59.6万人次走进现场,12.2亿人次线上参加博览会,成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运河城市文旅品牌。省工信厅围绕提升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实施质量素质提升计划,推广首席质量官等制度,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质量诊断、品牌推介等质量品牌赋值活动。

(三)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苏地优品”区域公共品牌直播推介、“我最喜爱的江苏地理标志”公益调查、地理标志民俗文化活动等,持续宣传推介盱眙龙虾、洞庭山碧螺春等优秀地理标志产品,擦亮“苏地优品”金字招牌。推动11个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其中,“丰县牛蒡”“赣榆梭子蟹”2个区域品牌案例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高标准打造《游遍江苏》《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文旅融媒体栏目,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十五届中国·扬州旅游电视周”优秀栏目奖和“2023第三季度江苏省优秀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连续举办“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共推出68个主题、1200余项系列活动,累计曝光量超110亿人次。联合携程、同程、美团、高德地图等电商平台,开展“水韵江苏·百场直播”“水韵江苏·惠享旅程”“水韵江苏·朝七晚十”等文旅促消费主题活动,累计曝光达4.72亿人次,不断扩大品牌传播带动效应。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区域品牌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提案中提到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等问题。对此,提案提出“挖掘地域标志性产业、聚焦实施集群品牌培育”等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一)强化主体责任,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深入实施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计划、“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推动有关地方政府将区域品牌建设作为推动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实施区域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式融合式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推动形成省市县三级梯次培育区域品牌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发改、工信、农业农村、文旅、知识产权等部门协同力度,更好发挥各部门在品牌培育方面的政策叠加效应,遴选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开展区域品牌培育,探索“产业集群+文旅”“现代农业+文旅”等区域品牌培育模式。

(二)突出产业特色,加大培育力度。一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区域品牌。聚焦我省“1650”产业体系,以制造业为重点,指导“南通家纺”等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做实做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企业品牌和制造业区域品牌,促进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协同发展。加大对入选国家“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区域品牌的工作指导,提升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二是优化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品牌。深入实施“苏地优品”品牌提升行动,完善地理标志培育机制,健全地理标志标准管理和质量管控体系,强化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推动地理标志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持续开展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推动我省区域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培育计划。三是鼓励发展服务业区域品牌。启动“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三期项目,持续打造“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深入推进世界级文化遗产和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扬子江城市休闲和陆桥东部丝路旅游带、沿太湖和洪泽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两廊两带两区”文旅发展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精品线路,培育区域品牌新的增长点。

(三)强化培训指导,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发挥知识产权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贴近产业和企业的特点,开展“百站千企”知识产权走访服务活动,重点为区域内企业点对点上门送政策、面对面沟通访需求、实打实报务解难题、心连心倾情听意见,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有关商标品牌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持续发布《江苏省区域商标品牌指数报告》,客观反映各地商标品牌培育、运用、保护和发展情况,为各地商标品牌建设提供针对性建议。组织召开全省商标品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提升商标品牌建设水平。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举办全省知识产权产业促进培训活动,讲授商标品牌实务,提升市县商标品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四)强化宣传推广,构建品牌矩阵。一是加强普法宣传。利用“5·10中国品牌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契机,开展主题宣传,强化政策解读,提升全社会的商标品牌意识。二是加强典型宣传。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加大优秀品牌故事的梳理和挖掘,加大对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千企百城”价值提升行动典型案例,以及商标品牌战略实施优秀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宣传报道。探索举办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示范现场会,营造推动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扩大示范效应。三是创新宣传手段。进一步提升《游遍江苏》《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等栏目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引领性,探索“云参观”“云看展”“云购物”等线上体验场景,提升宣传触及率。持续开展“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活动,组团赴国外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向重点目标市场投放“水韵江苏”文旅广告,持续扩大江苏文旅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人:徐长春

联系电话:025-83236375  18112991338

抄   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省工信厅、省文旅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