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工作的通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先后与陕西、吉林、青海省知识产权局签订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协议,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工作。
根据协议内容,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聚焦陕西、吉林、青海省在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能力提升、业态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充分发挥江苏知识产权资源优势,探索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更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议共明确了26项帮扶工作任务和相关帮扶工作机制,江苏将发挥区域服务资源优势,支持三地培养160名执业专利代理师、130名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切实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结合区域实际,将通过深化苏陕知识产权服务协作,推动双链融合共赢等计划落实,聚焦盘活高校存量专利相互共享可转化专利资源和产业需求信息,支持双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挖掘产学研合作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元化专利转化跨区域对接活动,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通过推进苏吉优质服务资源共享,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化工、汽车、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加强业务交流,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和涉外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合作;鼓励所属区域市(地)州级城市结对联动,突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将通过持续深化对口援助工作,立足“青海所需、江苏所能”,聚焦“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协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协作模式;协助青海省海南州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优化知识产权布局,指导海南州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支持海南州“贵南臧绣”“贵南黑臧羊”“贵德胡麻油”等地理标志产品拓展市场。
下一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与三地知识产权局加强沟通、紧密协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多元化协作机制,推动人才、技术、产业等领域合作项目落地落实,带动新兴业态、高端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业协同发展,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