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以下简称“审协江苏中心”)联合举办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产才对接”活动。这是江苏新一轮“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的首场活动,审协江苏中心主任孙跃飞、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南京市知识产权局、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相关领导,审协江苏中心专家团队及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企业代表等,约40人参加了对接活动。
会上,省知识产权局、审协江苏中心、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产才对接”常态化联络和服务机制,聚焦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团队的支撑作用,帮助相关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积极防控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进一步提升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协议还明确了三方在“产才对接”行动中的具体职责。
张传博表示,四年多的实践证明,“产才对接”契合了产业发展需要,有效回应了创新主体的期盼,得到了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充分肯定和欢迎。此次面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产才对接”,体现了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在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点-线-面”系统化推进思路和递进式战略布局。他表示,从逻辑起点看,企业和重点实验室是创新的主体和源头,是“产才对接”从“点”开始的首要服务对象;从逻辑演进看,以产业集群为“线”,推动协同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是“产才对接”深入开展的必然选择;从逻辑拓展看,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面”,实现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统筹,是“产才对接”更高层级的目标。他强调,做好面向县(市、区)人民政府的“产才对接”工作,要以战略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协同机制;要以需求导向加强要素保障,完善精准化赋能机制;要以长远目光做好动态优化,形成生态化运行机制。各方应推动“产才对接”走向“产才融合”,切实为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孙跃飞表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全球竞争格局,重塑产业发展形态。南京作为中国软件名城,雨花台区作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核心区,面向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开展“产才对接”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审协江苏中心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选配最优最强的服务团队,为重点产业集群注入智力动能和创新活力。他强调,做好重点产业“产才对接”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供给;要坚持需求导向,优化精准匹配;要探索服务路径,促进成果落地。切实增强知识产权工作质效,将服务成效转化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为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会上,产才双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取得了预期效果。此外,审协江苏中心专家团队还深入南京翼辉信息科技技术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企业知识产权现实需求,开展了“一对一”的现场对接服务。
据悉,江苏省“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始于2021年,目前已开展了四轮行动,先后遴选并服务了20家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近200家“硬科技”企业,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知识产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