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紧抓机遇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
【时间:2015-06-04】  【作者:】  【单位:】 
  201412月,支苏平被任命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与此同时,她也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历史上的首位女局长。
  在这位女局长看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先后经历了3次转型。第一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到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第二次是到2009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国首位,并不断加速量的积累,2009年至2014年间,江苏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15.76万件,比前24年的总和翻了两番,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当年,江苏省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了《江苏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夯实大省建设的基础。如今,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跨越,就是从大到强的跨越。这对我以及我们的团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支苏平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由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要遵循一个路径,就是牢牢把握点线面递进支撑的推进路径,以知识产权成果的积累支撑密集型企业线的发展,以线的发展带动密集型产业的提升。
  推动企业增强综合实力
  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实质,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基本制度功能,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江苏经济从技术密集型向知识产权密集型转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高地。在这其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综合能力事关重要。支苏平表示,江苏省将从3个方面加大力度,显著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首先,江苏省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更大力度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加强专利信息利用,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程师全程参与创新活动的机制,促进高质量专利产出。我们还鼓励企业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采取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期权奖励、岗位分红、利润提成等方式,激发研发人员创造积极性。支苏平说。
  其次,进一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技经济项目承担企业、上市企业、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推动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产出水平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贯标咨询、绩效评价和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将贯标认证工作与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上市后备企业遴选、企业信贷信用等级评定和驰名商标推荐等相衔接相融合。
  第三,江苏省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支持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经营发展战略,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创新水平、技术装备层次、规模效益的全面提档升级。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策划、信息分析、纠纷应对等服务。支苏平告诉记者:我们要发挥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作用,推动企业尽快熟悉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应对国内外竞争挑战。
  引导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高轻优强的思路,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总体上看,江苏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中低端,迫切需要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支苏平告诉记者,在这个背景下,江苏提出将大力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主攻方向,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产权密集型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必须把经济发展好,这是一场硬仗,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因此,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尽快研究确定统计指标、明确数据来源、规范统计方法,形成知密产业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全省产业发展的监测评价。支苏平说,江苏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在全省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和培育试点,在部省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省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集成多方资源,探索发展知密产业的有效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要突出产业特色,加强产业专利布局,促进知识产权集聚,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形成,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具体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支苏平说,其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就是,江苏省将探索建立符合创新型经济发展规律和江苏实际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要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资源优势和创新枢纽作用,围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开展专业化专利运营,加快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众创众投、利益共赢的新机制、新模式,大力支持多个运营机构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专利运营,从而形成重点突出、特色显明、资源共享、网络化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紧紧依靠创新和知识产权驱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而为由大到强的转变提供坚实保障。支苏平表示,我们希望成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试点省,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我们也在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原文刊发于《中国知识产权报》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