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一场别开生面的午间读书体会交流会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举办,这只是该局开展知识产权强局建设的一个缩影。
“当前,江苏省正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面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局党组决定用3年时间创建知识产权强局,并将今年确定为‘强局能力建设年’,要坚持以机关作风建设促进强局建设、以强局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宇的一席话,表明了省知识产权局在强局建设上所下的决心。
培育人才 大兴学习之风
人才是机关建设的核心,没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建设知识产权强局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何更好地提升人才的能力?朱宇给出了答案:加强学习和善于学习。
“学习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平时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学习新内容,才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朱宇说,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迅速,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努力提高专业能力。一直以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有这样一个共识:知识产权工作人员要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熟练运用专业工具。因此,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管理与发展的成功做法,借鉴先进经验,积累深厚的专业素养,形成扎实的看家本领,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知识产权涉及到的专业门类很多,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在专利价值提升、专利布局导航、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专利执法保护等各方面培养出专家,在各业务方向上形成专家群。”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还组织开展了读书活动和午间读书体会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可以说,现在人人都对读书学习非常重视,将读书当成自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为知识产权强局建设乃至强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朱宇欣慰地说。
提升能力 鼓励创新之风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我们要从强省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创新举措和成效适应新要求,谋求新突破。”朱宇表示,强省建设是一个攻关克难的过程,完成这一光荣使命,就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现有模式的束缚,勇于想别人和自己前所未想,为别人和自己前所未为,善于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努力提升政治修养、业务素质、服务水平等方面,鼓励全局刮起创新之风。
近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大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创新力度,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果。国家级试点示范工取得新进展,全省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的市、县及园区总数位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5项主要指标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组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肯定,主要内容被采纳为国家标准;2013年,新增贯标创建单位1199家,假冒专利案件立案1979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立案385起,专利申请50万件,培训知识产权工程师3000余人等。此外,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还围绕主导业务,开拓性地开展了高价值专利培育,提高专利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度;创新性地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筛选好的服务机构,服务2014年度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此举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制定并实施了“项目管办分离”管理实施意见,完善了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从而使项目的组织和评价工作分开,形成严格规范,按照“管办分离”要求对知识产权试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与此同时,朱宇还表示,要针对江苏省专利质量还不够高、专利结构仍需优化、专利价值亟待提升、执法能力仍显不足、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展思路,实现知识产权创造从“量质积累”向“价值提升”的转变、知识产权运用从“转化实施”向“战略运营”的转变等“五个转变”的目标。要探索创新路径,做到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目的明确、注重实效,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果。要从实际出发,在强省建设中要坚持分类指导,苏南地区要在提高知识产权价值水平和运用能力上着力,加快打造强省建设先导区;苏中、苏北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在强化服务能力方面,朱宇强调,要提升服务意识,把为企业、为基层、为发展服务,融入到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中,努力为基层的指导深入一些,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上尽力一些,在突破困难瓶颈方面多担当一些。要主动思考知识产权如何服务于江苏经济社会大局,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去思考、谋划和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在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等方面,每个人都要有真功夫。
转变作风 打造务实之风
朱宇告诉记者,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涉及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而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是基础保障。“只有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不断完善职能、着力改革不适应强省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强省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完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和工作体系、破除知识产权发展障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瞄准国际前沿,抢抓机遇,敢于先行先试,探索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新路径,为我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经验。”
为此,近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锲而不舍地抓机关作风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四风”问题,突出“四查四治”。今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还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要求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以焦裕禄同志为标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凝聚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力量,引导党员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在日常工作作风建设中,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加强求真意识,完善调研工作机制,推进调研工作常态化,坚持把调查研究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调研成果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局党组成员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处级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半个月,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1篇,主任科员以下人员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10天,撰写专题报告不少于2篇。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还不断加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自觉地将本职工作与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联系起来,把服务意识融入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建立服务承诺制度,承诺恪尽职守,热情服务,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大兴开门服务、热情服务之风,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增强服务基层观念,完善联系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听取基层一线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效率意识也在工作中被不断强调。“我们要求进一步完善局机关各项办事制度,促进办事程序更加规范、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据介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细化处室职能,明确职位分工,落实岗位责任。爱岗敬业,对工作职责范围内该办的事项能够速办快结,对遇到的新任务新要求能够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大力提升服务效率。狠抓办文质量,提高办文效率,未经质量把关的文件不出处室、不上办公会。改版升级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有效信息,使服务对象更快捷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
“强局建设的工作已经开启,机关作风和强局建设对上关系到执行力,对下关系到战斗力,对外关系到协调力。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强局建设的主体,高标准推进机关作风和强局建设,为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朱宇表示。(本报记者 李群 通讯员 黄红健)
原文刊发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9月24日第8版